news-banner

中国早稻收购价格趋势:早籼稻收购价格整体呈现波动上涨趋势

发布时间:2025-01-28  作者: 企业新闻

  1. 从价格行情来看,2021年以来,受种植成本上涨、陈稻价格高位企稳、国家提高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格等综合因素影响,全国早籼稻年度收购价格整体呈现波动上涨趋势。2024年1~9月,全国早籼稻平均收购价格整体保持在2800元/吨以上,与2021年初相比,平均每吨上涨了200元左右。但从年内短周期价格来看,2024年8月14日以后,全国早籼稻平均收购价格下降明显。分省域来看,2024年7~9月间,各主产省域早籼稻平均收购价格呈现逐月下跌趋势,其中,广东省早籼稻平均收购价格相对最高。

  2. 从生产规模及发展的新趋势来看,2020~2024,全国早稻种植培养面积已连续5年在7100万亩左右波动,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已连续5年在390千克/亩左右波动;2021~2024,全国早稻产量已连续4年保持在2800万吨以上。2024年,全国早稻种植培养面积增至7132.2万亩,但受部分产区遭遇极端气候等综合因素影响,单产下降至395.03千克/亩,产量也随之减产至2817.4万吨。

  3. 从产区分布来看,中国早稻生产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安徽、湖北、浙江、海南、福建、云南”10个省域,受地理位置及气候差异等综合因素影响,早稻在各产区的生产分布极不均衡,面积与产量的50%以上集中在湖南与江西。2024年,除“广西、安徽、江西”外,其余7个省域早稻单位面积产量均在同年的全国中等水准之上,且均已超400千克/亩,早稻种植培养面积与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的江西单产水平相对最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指标解释,“早稻”指“早籼稻”,是中国上市最早的一季稻谷,也是当年种植、当年收获的第一季粮食作物。早籼稻根据粒型和腹白可大致分为普通早籼稻(常规)和优质早籼稻,普通早籼稻通常用于储备;优质早籼稻则大多数都用在精白米、免淘米、留胚米、蒸谷米、营养强化米以及“方便米饭、方便米粥、方便米面、大米饼干、营养糕点、糕团”等米制食品的加工,其中,用作做配米的比例相对较大。

  本文基于农小蜂在运营过程中积累的全国早稻收购价格及生产有关数据,从价格行情、生产规模、发展的新趋势、产区分布等方面对全国早稻产业做多元化的分析,为从事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科研、育种、种植、加工、仓储、包装、运输、销售等活动的主体及社会服务机构提供参考。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全国主要粮食类稻谷品种平均收购价格整体表现为“中晚籼稻粳稻早籼稻”。2021年以来,受种植成本上涨、最低收购价格提高、以及陈稻价格高位企稳等综合因素影响,全国早籼稻平均收购价格整体呈现波动上涨趋势。先由2021年的2617.19元/吨上涨至2022年的2670.86元/吨,再上涨至2023年的2766.08元/吨,2024年1~9月已上涨至2812.89元/吨——与2023全年相比,已上涨了46.81元/吨、涨幅约1.69%;与2021全年相比,上涨了195.7元/吨、涨幅约7.48%。

  从细分时间节点变化趋势来看,2020年12月28日~至今,平均最低价为2021年7月5日的2533元/吨;2021年7月19日,全国早籼稻平均收购价格再次回升至2600元/吨以上;2021年9月20日的2674元/吨为2021年全国早籼稻平均收购价格相对最高值,其后呈现明显的波动下降趋势;2022年1月24日的2617元/吨为2022年全国早籼稻平均收购价格相对最低值,其后呈现明显的波动上涨趋势;

  2022年9月7日,全国早籼稻平均收购价格开始突破2700元/吨;2022年12月21日的2723元/吨为2022年全国早籼稻平均收购价格相对最高值,其后仅在2023年4月降至过2700元/吨以下;2023年11月23日~29日期间的2828元/吨为2023年全国早籼稻平均收购价格相对最高值;2024年1~9月,全国早籼稻平均收购价格整体保持在2800元/吨以上,最小值为2024年6月12日的2802元/吨,最大值为2024年8月7日~14日的2824元/吨,其后随着国内部分产区陆续进入秋粮收获期,全国早籼稻平均收购价格整体呈现下跌趋势,2024年10月9日已下跌至2735元/吨——但与往年相比,仍然处于高位。

  受上市周期、收购规模等综合因素影响,“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湖北省、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浙江省”8个省域的收购价格相对最具代表性,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的各省域数据监测周期集中在每年的7~9月,且监测价格整体表现为逐月下跌趋势——7月刚上市时价格相对最高、9月相对最低。

  其中,广东省平均收购价格相对最高,且长期高于全国中等水准。具体来看,2024年7~9月,广东省早籼稻平均收购价格为3105.1元/吨——较全国中等水准(2810.84元/吨)高出294.26元/吨;2024年7月,广东省早籼稻平均收购价格为3110元/吨——较全国中等水准(2811.4元/吨)高出298.6元/吨,为7~9月间价格相对顶配水平;2024年9月,广东省早籼稻平均收购价格跌至3102.5元/吨——较8月下跌了2.75元/吨,较9月下跌了7.5元/吨,但仍较9月的全国中等水准(2806.25元/吨)高出296.25元/吨。

  (数据来源: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制图:农小蜂 abeedata.com)

  据国家统计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国家持续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开展耕地“非粮化”整治和撂荒地复耕治理,继续提高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格,加之早稻市场行情报价稳中有升,农户种植早稻收益预期稳定,有效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全国早稻种植培养面积增至7132.2万亩,同比较2023年增加了32.55万亩、增幅约0.46%。

  从长期趋势来看,1949年以来,全国早稻种植培养面积最大值为1976年的19525.2万亩(约合1.95亿亩)——对应的在粮食种植培养面积中的比重(10.78%)也为1949年以来最高值;早稻种植培养面积最小值为2019年的6675万亩——对应的在粮食种植培养面积中的比重(3.83%)、在稻谷种植培养面积中的比重(14.99%)也均为1949年以来最小值;早稻种植培养面积在稻谷种植培养面积中的比重最大值为1972年的36.15%。

  受全国饮食需求变化以及农业产业体系调整等综合因素影响,1949~1976年,全国早稻种植培养面积整体呈正增长态势,1955年开始突破1亿亩;1977~2019年间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1977~2003年间降幅相对较大,2001年开始降至1亿亩以下,2004~2019年间降速逐渐放缓、整体呈现稳中有降的变化趋势;2020年开始再次回升至7100万亩以上,目前已连续5年(2020~2024年)在7100万亩左右波动。近5年来,全国早稻种植培养面积在粮食种植培养面积中所占比重整体在4%左右波动,在稻谷种植培养面积中所占比重整体保持在15%以上。

  据国家统计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夏粮产量为2817.4万吨,同比较2023年下降了16.3万吨、降幅为0.58%——下降主要受“上年江西省、湖南省等地部分地区发生冬春连旱,茬口较晚,影响早稻适时移栽”等综合因素影响。

  从长期趋势来看,1949年以来,全国早稻产量最小值为1949年的995.8万吨,最大值为1984年的5330.5万吨;早稻产量在粮食产量中所占比重最小值为2019年的3.96%,最大值为1972年的19.02%;早稻产量在稻谷产量中所占比重最小值为2019年的12.53%,最大值为1976年的41.05%。

  1949~1984年,全国早稻产量整体随种植培养面积的增加以及单产水平的提升呈现正增长态势,1950年,全国早稻产量开始超过1000万吨,1958年,全国早稻产量开始超过2000万吨,1969年,全国早稻产量开始超过3000万吨,1971年,全国早稻产量开始超过4000万吨,1974年,全国早稻产量开始超过5000万吨;

  1985~2003年,全国早稻产量受种植培养面积下降影响,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1985年,全国早稻产量首次降至5000万吨以下,2000年,全国早稻产量首次降至4000万吨以下,2003年,全国早稻产量首次降至3000万吨以下;

  2004~2016年,得益于科技的发展以及单产水平的提升,全国早稻产量连续13年在3100万吨左右波动,未随种植培养面积调减而呈现一下子就下降趋势,其中,2014~2016年以及后面的2017~2019年,受种植培养面积持续下降影响,全国早稻产量呈现小幅年年在下降趋势,2017年再次降至3000万吨以下,2019年曾降至2627万吨;

  2020~2024年,全国早稻产量持续回升,2021~2024年已连续4年保持在2800万吨以上。近5年来,全国早稻产量在粮食产量中所占比重整体在4%左右波动,在稻谷产量中所占比重整体在13%左右波动——受单产差异的影响,全国早稻“在稻谷产量中所占比重”略低于“在稻谷种植培养面积中所占比重”。

  据国家统计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早稻平均单位面积产量为395.03千克/亩,受部分产区极端气候环境影响,同比较2023年下降了4.1千克/亩,降幅约为1.03%。

  从长期趋势来看,1949年以来,全国早稻平均单位面积产量整体呈正增长态势,最小值为1949年的118.07千克/亩,1965年开始超过200千克/亩,1979年开始超过300千克/亩,1990年开始超过350千克/亩,其后随全国农业产业体系的调整、农业绿色发展有关政策的推广(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减少)等不确定因素的增多以及单产基数的增加,全国早稻单位面积产量增长阶段性挑战增加、难度逐渐加大、增速逐渐放缓,最大值为2023年的399.13千克/亩。

  与全国稻谷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对比来看,除1965~1982年外,全国早稻平均单位面积产量整体低于稻谷平均单位面积产量,2017~2023年平均每亩差距均在70千克以上,2023年差距为76.66千克/亩。

  据国家统计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中国早稻生产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江西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徽省、湖北省、浙江省、海南省、福建省、云南省”10个省域,其余省(自治区、直辖市)没有早稻的规模化生产。

  从生产规模排名来看,各省早稻种植培养面积与产量排名基本一致,受地理位置及气候差异等综合因素影响,早稻在各产区的生产分布极不均衡,50%以上集中在以“湖南省、江西省”为代表的江南地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海南省”等华南地区和“云南省”所在的西南地区生产规模均相对较小。

  2024年,生产顶级规模的湖南省早稻种植培养面积为1816.35万亩、产量为732.9万吨——在全国早稻种植培养面积与产量中比重分别为25.47%、26.01%;生产规模位列全国第二位的江西省早稻种植培养面积为1810.2万亩、产量为676.7万吨——在全国早稻种植培养面积与产量中比重分别为25.38%、24.02%。

  其余的“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徽省、湖北省、浙江省、海南省、福建省、云南省”8个省域2024年早稻种植培养面积在31.35~1304.55万亩之间不等,早稻产量在13.1~527.7万吨之间不等;种植培养面积合计为3505.65万亩、产量合计为1407.9万吨——在全国早稻种植培养面积与产量中比重分别为49.15%、49.97%。

  据国家统计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除“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徽省、江西省”外,其余七个省域早稻单位面积产量均在全国中等水准(395.03千克/亩)之上,且均已超400千克/亩。其中,福建省早稻单位面积产量相对最高,约为422.53千克/亩,较全国中等水准高出27.5千克/亩;早稻种植培养面积与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的江西省早稻单位面积产量相对最低,约为373.83千克/亩,与全国中等水准相差21.2千克/亩。

  女子被骗子把名下300万全部转走,她询问对方:没有钱了怎么生活,骗子最后给女子转了1万元生活费

  据三亚广播电视台报道,近日,来三亚过冬的富女士,接到短信称自己开通了某直播会员,每个月将有1300元的自动扣费,如果不按时缴纳将会影响征信。富女士一看非常着急,拨打了上面的电话。在和所谓的“客服”沟通中,通过QQ加了一个所谓银联的工作人员。

  这就是人间不公!731部队细菌战犯逃回日本后,很多人在医院、学校等公立机构担任要职

  731部队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下令组建的细菌战秘密部队之一。1931年到1945年期间,731部队进行骇人听闻的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等,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数千名中国、苏联、朝鲜战俘和中国平民被用于人体细菌和毒气实验。

  1月20日,中央气象台发布未来三天的具体天气预报。1月20日08时至21日08时,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部、新疆南疆西部山区和阿勒泰地区、西部、青海中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其中,南疆西部山区、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雪(5~8毫米)。

  就在明天!买手机政府补贴正式实施,苹果等手机突然集体降价,怎么买最划算?这笔账算好了→

  商务部等部门15日发布两份文件,对实施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以及做好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工作予以安排,明确具体补贴品类和标准。其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每件最高补500元,买12类家电产品每件最高补2000元。

  想要赶在过年前换新手机、添置新家电?现在不仅能享受商家提供的“年货节”优惠,还有“线日晚,本市落实国家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实施细则,以及本市落实国家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政策实施细则出炉,从1月20日起实施。

  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 2024 年 7 月 27 日在田纳西州纳什维尔举行的比特币 2024 活动上做出手势。争议的一个主体问题是:“GetTrumpMemes.com”网站显示,该代币 80%的供应量归 Fight Fight Fight 和特朗普集团的附属机构 CIC Digital 所有。